點灶節 | 正月十三,美食好寓意
來源:節日福多多
日期:2022-02-13 瀏覽:727次
大家知道,正月十三,是春節的延續,更是元宵燈節的開始。這一天,傳統習俗比較多,有滾龍燈、放海燈,而且還有祭拜關公、海龍王等等的習俗。
大家知道,正月十三,是春節的延續,更是元宵燈節的開始。這一天,傳統習俗比較多,有滾龍燈、放海燈,而且還有祭拜關公、海龍王等等的習俗。
據說,這一天是點灶節,是上上燈日,準備試燈,看效果。另外,還有很多傳統的美食,一起看看,到底有哪些傳統美食呢?
正月十三,習俗多多??纯催@一天,有哪些傳統美食?
1、正月十三,吃湯圓
俗話說:“上燈圓子落燈面,正月十五過小年”,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?又有什么傳統習俗呢?
大家知道,正月十三是點灶節,也就是“上燈日”。在南方一些地方,流傳著吃上燈圓子的傳統美食。
吃上燈圓子是什么呢?實際上,就是指的湯圓。在正月十三“上燈日”這天,吃湯圓,寓意團團圓圓,圓圓滿滿,闔家團圓。
剛剛吃完湯圓,滾龍燈已經開始了,外面鞭炮齊鳴,鑼鼓喧天,更加熱鬧喜慶,歡樂祥和的傳統習俗又開始了。
2、正月十三,豆腐節
南方地區的湯圓,團團圓圓,非常好吃。有的地方還有吃豆腐的習俗。這也是正月十三的傳統美食,是過豆腐節。
過年期間,家家戶戶美食不斷,大魚大肉應有盡有,油水太大,已經吃膩了,需要來點素食,換換口味了。
據說,一些地方過“豆腐節”時,非常喜慶熱鬧。人們準備大量的豆腐,祭祀祖先完畢,進行豆腐大戰,互擲豆腐,打豆腐仗。雖說有點浪費,但是祈求添丁興旺、五谷豐登。尤其是被豆腐砸中的人,在新的一年更加福氣滿滿,幸福美滿。
豆腐,豆腐,無論“兜?!被蛘呤恰岸几!?。都是寓意人人有福,接福納福,福氣滿滿,幸福美滿。
3、正月十三,圣蟲宴
“圣蟲”是什么?難道是一種蟲子嗎?大家有點好奇,那到底是什么呢?
圣蟲,其實是一種面食,用面制作成動物,一做必須做一對,有公有母。圣蟲分盤蟲和跑蟲,寓意給家庭帶來財運和福氣。
這來源于一個美麗的傳說,是神蟲救了窮苦的人們。后來,人們為了紀念神蟲,都用面粉做成神蟲的樣子,放在糧囤里供奉,并稱其為“圣蟲”,祈愿五谷豐登、風調雨順,
圣蟲,“圣”與“升”是諧音,意為“生糧”,寓意糧食豐收,五谷豐登。也有些地方,因為“圣”與“?!敝C音,寓意為年年有余,豐衣足食。
4、正月十三,做粑粑
在肥東長臨河和巢湖黃麓一帶,有一種傳統美食,叫黃麓粑粑,香飄巢湖。
俗語說的好,說:“新媳婦,不用夸,就看十三做粑粑?!钡搅苏率嚐羧?,要做試燈粑粑。
因為玩燈體力消耗較大,是個力氣活,沒有點“硬頭貨”,試燈沒力氣可不行。到了正月十二下午,家家戶戶就開始準備粑粑餡,裝滿大盆小盆。
正月十三,別忘了吃粑粑,冒著熱氣,泛著油光,外焦里香,食之難忘,是清香四溢,四處飄香。
5、正月十三,吃薺菜
說起薺菜,大家應該不陌生,尤其是北方地區,到了春節以后,天氣變暖,麥子地里會長出很多薺菜,稱被稱為其“報春使者”了。
薺菜,鮮嫩可口,清香鮮美,是野菜中的珍品。其莖葉嫩綠,而且含有多種氨基酸是春天的傳統美食,素有“春季第一野菜”的美譽。
薺菜吃法也很多,葷素烹調均可,記得小時候,薺菜炒雞蛋,薺菜包餃子等等,清香可口,柔嫩鮮香,非常好吃。
因此,正月十三,趁著清閑,到野地里挖些薺菜,既陶冶情操,又美味可口,何樂不為呢?薺菜不僅好吃,也有迎春吉祥的寓意。還有美食薺菜糊,過去稱為:“百歲羹”。老人常食既防病又延年。
【小結】
“上燈圓子落燈面”,到了正月十三,美味可口的湯圓先來上一碗。到正月十八落燈,再吃上一碗面,整個春節也就落下了帷幕。
有的說:“有十三、十四神看燈,十五、十六人看燈,十七、十八鬼看燈”??梢?,元宵節就要到了,傳統習俗還真不少??!而且美食多多。